莒县退伍兵救人牺牲
莒县一退伍兵下地窖救人 结果两人都没能上来……
山东省莒县安庄镇中安村,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庄,但是几天之前这里发生的事情,打破了村里的平静。11月10日,是该村35岁村民郭安锡的奶奶99岁的“保寿”之日,他高高兴兴地骑着摩托车去接亲戚到大哥家聚餐给奶奶庆祝,眼看就要到目的地,田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求救声。原来,同村村民张战明在下地窖放地瓜时出现意外被困窖底,生命垂危,是他的儿媳妇发出了求救的信号,郭安锡扔下车就跑到地窖下窖救人,但是这一下去,便再也没赶上为奶奶庆祝的宴席……
郭安锡的大哥说,郭安锡是兄弟五个中年龄最小,也是最好的一个,“他之前当过兵,脾气性格最好,让他做啥都很痛快,无怨无悔,任劳任怨。因为他的性格太直爽,我还教育过他,让他别总这样,容易吃亏。”二哥说,弟弟是个正直的人,“别看他最小,有时候我们也惯着他,但是他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,为老人,为孩子,都负责。而且他性格直爽,看见我们做的不对的,都不藏着掖着,及时指出来。”
郭安锡的哥哥们拿出了弟弟生前的照片,默默抽烟,默默流泪。郭安锡当兵时获得的荣誉都和照片摆在了一起,他在军旅生涯中写的《逆境中成长》,被收录进书刊中,1998年,在松花江嫩江抗洪抢险中,他也荣获过集体二等功。
家人说好,村民也说好,都说他是个热心、正直的好人,别人有困难他都愿意伸手帮忙。该村村委书记张健也说,这样一个好人就这样走了,全村都感觉可惜。记者离开村子时,村民还念叨,“这是个好人,走得太早太可惜。”
一桌子菜现在还没有人动
在郭安锡家中,75岁的老父亲抓住记者的手哽咽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72岁的老母亲老泪纵横,精神几乎崩溃。屋子里面安静一会儿,他们的哭声便响了起来,他们难以接受,自己的儿子说没就没有了。
郭安锡的妻子几次昏厥,家人劝她,劝着劝着,劝说的人流下泪来,妻子就把落到嘴角的泪水咽了下去。丈夫的墓就在家百余米远的树林中,前一天晚上凌晨4点,她自己跑到墓边,默默流泪,结婚十年,她舍不得身边的男人就这样离开。郭安锡99岁的奶奶得知此事,什么话也没有,只是流泪,为她“保寿”一桌子菜,现在还没有人动。
“爸爸死了,过两天就回来”
郭安锡的两个孩子,一个是9岁女儿俐俐,一个是3岁的儿子奥飞。父亲走的时候,俐俐还在学校,回家之后,妈妈告诉她,“爸爸就在那里,你自己去看吧。”俐俐看到闭上眼睛的爸爸,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,紧接着变成撕心裂肺的哭喊,最后变成了嘶哑的呼唤,每当大人流泪,她的眼泪也就决堤。记者告诉她,你以后就是家里的顶梁柱,要学会坚强,孩子流着眼泪使劲点头。
3岁的奥飞,在父亲的坟墓前玩土,他对于死亡没什么概念,大人告诉他爸爸死了,他就说:“爸爸死了,过两天就回来。”
昨天中午12点钟,记者赶到了莒县安庄镇中安村郭安锡的家中,他的家门口围聚了几位村民,看到记者,纷纷摇头叹气,“进去吧,他家的亲戚都在家里。”郭安锡的几位哥哥、父母、妻儿,瘫坐在凌乱的家中,哭声中夹杂着叹气的声音。郭安锡的大哥郭安金擦了擦泪水,叫上了郭安锡的妻子刘发娟,向记者讲述了他们所了解的情况。“那天是我们奶奶99岁的‘保寿日’,虽然当天不是奶奶生日,但是按照我们这的习俗,就是给老人祝寿的日子。”郭安金说,他们像往年一样,一大家人准备中午一起到他家吃饭给奶奶祝寿,郭安锡骑着摩托车去接二姑,“回来的路上,弟弟路过他自己家的大棚,准备叫上她媳妇一起去吃饭,这时候出事儿了。”
“大概是中午12点半,在我们不远的地方听见有人喊救命,他就赶紧扔下了摩托车往那边跑。”郭安锡的媳妇刘发娟回忆道,她自己也紧随其后跟了过去,她听见丈夫嘀咕了一句,“出事儿了,赶紧救人。”
村民放完地瓜往外爬 不慎跌进7米深窖底
发出呼救声的是该村村民张战明的儿媳妇张兴敏。她也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,“那天中午我和公公大约是12点到了地窖,公公到地窖下面去放地瓜。”
记者在事发地窖看到,这个地窖是该村和周边地区非常常见的一个方口地窖,直径大约半米,深约7米,地窖口围有水泥台。张兴敏告诉记者,这个地窖分为两层,两个洞口就是入口,第一层存放地瓜,最底层存放的是姜。
张兴敏说,当时她的公公将大约五六袋地瓜存放进了第一层的地窖,大约在12点半左右,完成了工作,准备爬上来。可是这个时候,她突然听到声音,往地窖里面一看,公公在向上攀爬的时候不知缘何掉进了地窖的底层,“我也不知道为啥,可能是失手抓空或者是踩空才掉下去的,我就害怕了,向地窖里喊,可是公公没有动静,我就知道坏事儿了,赶紧到路边喊救命。”
“憋口气应该能救上来”
明知危险依然下窖救人
郭安锡跑到地窖边,张兴敏慌张地说明了情况,郭安锡已经感觉地窖中的危险,判断出地窖底部的空气可能会不好,“我憋一口气,应该能把他救上来。”郭安锡留下这句话,就往地窖下面爬,爬下去一点,又迅速上来,对赶来的媳妇说,“快去,拿个绳子!”此时地窖口只有一根绳子,郭安锡让妻子再取一根好去救人,妻子不敢怠慢,赶紧到自家大棚找来第二根绳子。
拿到绳子,郭安锡下到地窖底部,将绳子固定在对方身上,这个时候如何将人拉上来成了难题。
妻子磨破了手 拉上来的没有丈夫
对于接下来的事情,也许是因为紧张,刘发娟和张兴敏的回忆各有不同。刘发娟哭着回忆道,当时她和张兴敏一起拉住绳子,“最开始的时候拉的比较省力,可能是郭安锡在底下托举了。后来就特别吃力,我的手都磨破了,最后拉上来了,只有一个,不是我丈夫,是她公公。”张兴敏回忆这一段时,也流下了眼泪,“我们拉的是两根绳子,眼看就要拉上来了,听见咕咚一声,掉下去一个,结果拉上来一看是我公公,救人的没上来,而且一根绳子的扣也松了……”
两个女人回忆这一段,都是撕心裂肺,伴随着无尽的眼泪,这一场营救,两个女人尽了全力,但结果依旧让她们崩溃,痛不欲生——被拉上来的已经几乎没有了生命迹象;而另一个任凭怎么呼叫,都没有了应答……
各路救援赶到 可两人已身亡
张兴敏看着公公几乎没有了生命的迹象,几欲昏厥,刘发娟看着自己的丈夫身困地窖,却也无能为力。这个时候发现情况的人越来越多,各路救援开始行动。首先是有过路的摩托车和面包车看到情况后,赶紧去找人救援,在旁边务农的村民张吉听闻声音后赶到,也拨打了电话求助,这时候120、110、119都已经接到电话迅速往这里赶。
刘发娟想要亲自下井救人,被众人拦住,只能去找地方借氧气瓶。张战明的亲属也赶到,亦欲下去救人,可惜他们没能赛过时间。村民们说,医护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对他们进行了劝阻,因为这个时候谁下去,都可能再也难以上来,大家只能冷静地等待救援。随后,救援人员很快纷纷赶来,有的往里面输送氧气,有的下井救人,可惜天不遂人愿,死神抢先一步,将郭安锡掠走,和他一同撒手人寰的,是之前被救上来的张战明。
——莒县退伍兵救人牺牲